罗伯特·希勒《叙事经济学》

更新日期: 2020-05-18 阅读次数: 6380 字数: 1558 分类: 读书笔记

《叙事经济学》这本书的观点很新鲜,口口相传的故事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作者罗伯特·希勒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名鼎鼎,然而我并不知道。这本书虎头蛇尾,前面非常生动,后面枯燥无比,最终我只是潦草地翻了一遍。此外,推荐序是高瓴资本的张磊写的,非常意外。

广为传播的错误认知和叙事

看完艾伦的书之后,我的个人感觉是股市和经济的变化轨迹以及大萧条的发生肯定都与这一时期的报道、错误认知和叙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什么是错误的叙事呢?可以理解为歪曲的描述,或者虚构的故事。例如,大家在谈论股票时,经常提及的几个故事:

故事一:“某某买了两万块钱的腾讯股票,然后忘记了账号和密码,十年后变成了600万,在香港买了栋房子。”

故事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与长期持有。

这两则故事,都是在怂恿大家进入股市,并进行长期持有。但是这都是个例,也许轮到你进入时,就只能一直被套牢。

流行短语有何特别之处

在使用“叙事经济学”这个术语时,我的侧重点有两个:(1)以故事为载体的观点被人口口相传;(2)人们努力生成新的可传播故事或是让故事更具传播力。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想研究一下叙事传播如何影响经济事件。

当人们感觉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是固定人物形象还是真正的名人——存在关联时,故事的传播力会达到最强水平。

例如,前面故事一中的主人公,你很容易把他跟你自己联系到一起。谁都会觉得腾讯的股票靠谱,再者谁还买不起两万的腾讯股票啊。。。这就具有了很强的代入感和操作性。

预测的目的

归根究底,预测的目的是在当下进行干预,以改变未来的结果,从而造福社会。

比特币的绝妙故事

比特币叙事讲述的是充满创意的国际化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与乏善可陈的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一个关于财富、不平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故事,里面充满了深奥难懂的专业用语。对大多数人来说,比特币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它的首次发行就是一个意外,然后,随着全球关注度的迅速提高,它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们的认知。比特币的总价值一度超过3000亿美元。但是,除非人们认为比特币具有价值——其支持者就欣然接受了这一点——否则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然而你可能对比特币的技术原理一无所知。

造成这一差距的必然是比特币这一更大规模叙事的传播力。“数字签名算法”这个术语听起来就像是学生时代为了应付考试而费心背诵的东西:带有专业性、令人痛苦、枯燥乏味。而比特币的故事则远比它精彩得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讲述的是比特币投资者仅仅因为了解了最前沿的新事物就发家致富的故事。比特币是面向“未来”的。这样的漂亮话很容易被人记住,是可以在社交聚会上热烈探讨的话题。简而言之,比特币是一个美妙绝伦的故事。

比特币的狂热追捧者可能会认为,尝试参与比特币会让他们与那些将要成为新世界赢家的人建立起联系,并让他们深入了解如何保持(或获得)控制权。只要购买一些比特币,就可以轻松快速地启动一个人与这种新现实的链接。最重要的是,人们在购买比特币时用不着做到对它了如指掌。现在,便利店的自动售货机都出售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这种“参与未来”的叙事使比特币具备了价值,与此同时,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的日常消息也在对之推波助澜。这一叙事使比特币价格相对于国家货币出现波动,而这些波动既借势于传播性叙事,又会生成传播性叙事。

我们正身处人类历史上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很多全球成功人士都将自己视为更广泛的国际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时候,相对于我们的雄心壮志而言,我们的民族国家似乎越来越无关紧要。比特币没有国籍,因此兼具了民主化和国际化这两方面的吸引力。它的泛国家叙事中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观点,那就是,任何政府都无法控制它或阻止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老式纸币上通常都印有一国历史名人,它代表了一种过时的国家主义,一种适合输家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纸币就像小号的国旗;它是一个人国籍的象征。比特币钱包则让拥有者成为世界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使他在心理上摆脱了传统的依附感。

疫情宣传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有些叙事星座可能在高峰期只影响了一小部分人群,但如果这一部分人群大幅削减支出,那这一叙事就有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如果叙事仅传至一国20%的人口,但这部分人口决定推迟购买新车或修理房屋,那么其支出减少产生的影响可能足以让该国陷入衰退。

今年疫情期间的新闻报道对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行为的影响,大家有目共睹。

空荡荡的餐馆,抢口罩的长队,大米面粉囤积,中药的抢购无不是一个个片面的叙事引起的。

微信关注我哦 👍

大象工具微信公众号

我是来自山东烟台的一名开发者,有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软件开发需求,欢迎加微信 zhongwei 聊聊,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