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系列是我的必读书目,非常适合作为放松阅读之用。这次迎来了该系列的第三部《重来3:跳出疯狂的忙碌》,我是这周午饭后去公司楼下刷步数减肥时,边走边翻完的这本小册子。微信阅读上有这本书。
作者主要观点是反对加班,反对公司规模的盲目扩张。我觉得这是是个人就明白的道理。。。之所以还要996,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像作者的公司 37signals 一样有先发优势。但是还是有不少观点非常有趣。这里记录一下:
你的公司是个产品
本书的一切观点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延展开来。就像产品需要不断改良一样,公司也需要迭代才能不断进步。如果你想把一个产品做得更好,就必须不断地测试、修改、迭代。做公司也是一样。
最近经历的两家公司,都是满墙的企业文化:
-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墙上的标语随时在换。每一次变化,都能看出来是在改进。
- 不单单是标语,还有各种业务流程、技术规范、目标和原则。客观来说,非常实用。我每次去打水时,都盯着墙上的流程图看,确实能激发思考。比单纯的口号要务实的多。
我想这就是为啥这些企业能脱颖而出的原因吧。
挖掘自己的需求
对我们来说,见效的往往不是向外突破,而是潜心向内,去深挖,留在那个能带来最大收益的兔子洞里。
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我大概刷了半个小时的步数,一直在思考这句话。这跟王阳明的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最近在做一个微信小程序,其实有非常多的功能想加上。但是毕竟时间是有限的,那该怎么抉择呢?我觉得应该做自己最需要的功能,而非臆想出来的用户可能需要的功能。这样才能尽快吃上自己的狗粮。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当然,我觉得这句话的愿意可能不是这个。。。
别在睡眠时间上自欺
牺牲睡眠,把时间拿来工作,这是个不合算的交易。你不仅会感到精疲力竭,脑袋瓜子还会变蠢,真的。科学研究的结果非常清楚:连续的睡眠剥夺会降低人的智商,损害创新能力。你可能太疲惫了,注意不到,但你的同事会注意到。
这个月,我从一个无比清闲的工作换到一个忙到崩溃的工作。但是再怎么忙,我都坚持 11 点前就睡觉,保证7个小时以上的睡眠。否则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很难保证。我发现我的极限是一天高效敲代码6个小时,通常到下午4点左右,我的脑子就开始抽筋。效率开始急剧下降。初来乍到,我又不好意思出去溜达太长时间,所以干脆余下的时间做一下笔记整理,snippet 归档,和不需要太动脑的代码逻辑。在我看来这周的高产出状态很难维持,毕竟有点状态飙升的感觉。所以,想一下,那些跟你说天天工作到凌晨的人,基本都是在说谎。因为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很难持续一天。除非他们是在偷懒和消磨时间。不要相信这种违背生理常识的谎言。
谁的福利?
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是这样定义福利的:帮助大家放下工作,去过更健康、更有趣的生活。在这样的福利中,真正受益的是员工,而不是公司。不过,公司显然也会从中受益,因为它得到了更健康、更有趣、得到了充分休息的员工。
图书馆守则
走进世界各地任何一个图书馆,你都会注意到同一件事:里面一片安宁。人人都知道进了图书馆该怎么做,事实上,没有哪种文化能像图书馆守则这般放诸四海而皆准。那里是人们阅读、思考、研究和潜心做事的地方。静谧的、充满尊重的环境反映出了这一点。办公室不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吗?头一次来我们办公室的人都会惊讶于那里的静谧。那儿看上去、听上去都不像是传统的办公室,人们的行为举止也不像。那是因为它其实是一个供大家工作的图书馆,而不是满是干扰的办公室。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点子。如果家里都摆满书,是不是也能达到图书馆的效果。。。
固定的截止日期,可变的工作量
如此一来,权衡、妥协和折中就会参与进来,而这些都是健康、冷静的项目进程的必备要素。而当你既要敲定日期,工作量也不能变的时候,你就等着迎接焦虑、过劳和筋疲力尽吧。
每日上线发布新功能真是一种完美的体验。所以,我最理想的状态是,每天发布新功能给用户体验。然后收集反馈,再发布,再调整。当然,这并不现实,遇上复杂的功能,还是要耗上几天,甚至两个周。但是给自己一个截至日期,非常有必要,这样就会迫使你去权衡哪些功能可以舍弃,放到下一期。而不是等全部完成再上线,因为发布版本及早获得数据反馈比什么都重要。否则只能再而衰、三而竭。
发布,然后学习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产品究竟怎样,那你就得把它发布出去。你可以做测试,开头脑风暴会,你可以争论,可以做调查,但唯有把船送出海去,你才能知道它到底是能漂起来,还是会沉下去。
总体来说,这本书不错,但没有惊喜。很多论据颇为勉强,很多观点前几本书也反复提到过。但是作为消遣,读起来确实放松。能读有自己见解的人写的文字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
微信关注我哦 👍
我是来自山东烟台的一名开发者,有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软件开发需求,欢迎加微信 zhongwei 聊聊,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谈笑风生
天空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电信) 4年前